稍等片刻...
2019年7月20日,美国肯恩大学终身教授、“富布莱特学者”、美籍华人孔旭荣做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兰园会议室为大家分别带来题为“‘仰皇风而悦化’:中国三世纪文学中的丝绸之路”和“失声的存在:古典文化中的音乐”两场精彩讲座。孔教授专攻中国文化研究和亚洲文化研究,其研究涵盖了音乐、语言、文学、传统文化等领域,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丝路文化传播上卓有建树。此次讲座得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在上午的讲座中,孔教授通过多年对汉魏晋时期咏物赋的研究,以琵琶、笳、石榴和五线谱等外来物为例,通过对汉魏晋赋描写外来异域物品的咏物赋急剧增多的特点,阐述了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发现了三世纪社会精英对外来文化接受的态度,将丝绸之路与汉魏晋时期文学结合在一起,填补了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在下午的讲座中,孔教授以中国古代音乐记谱方式为切入点,分析了音乐如何以“无声”的方式通过文学作品流传千年,这既说明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承性和兼容并包性,也应注重跨领域合作研究,传承中华文化,做到古为今用。
此次讲座邀请还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张弘教授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何剑平教授作为讲座主持人,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讲座活跃的讨论氛围得到了在场的业内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此次“文化名人进草堂系列学术讲座”将三世纪文学与音乐等日常耳熟能详的领域进行结合,拓展了研究思路,加深了对“一带一路”的理解。